|
相对存在的“有领们”
在中国,假如连自身的吃喝都难以维持的人,与其谈及社会“大事”会毫无压力,当提及身边小事却无能为力。收入尚且可以又称不上富裕的“80后”们,承受的则是超越自身的痛苦。“有领们”也是引领网络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不过与之前的“80后”相比更为成熟与稳重,也更多地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所以这群人的存在更多是相对而非绝对,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婚姻问题的主角、家庭收入的创造者、房贷的负担者、孩子教育的“首付者”……这些人无处不在,却又不能给予自己一个确实的定位;二是收入变化存在不稳定性,某些因为楼价下跌、股市套牢沦落为贫穷的“80后”,而另一部分可能通过自我奋斗成就事业,如音乐起家的张伯宏,或是通过关系一跃成为“富二代”,如汪小菲。这个群体的存在像哲学家贝克莱所说的“存在即是被感知”。
处于中等收入的“80后”们看似社会矛盾的集合体,所以生活有时宁愿“从简为主”。在某家调查报告显示“80后”评选出来最喜爱的十大网站,除部分技术类网站外,发现绝大多数的人们倾向于格调朴素却内容新鲜、信息表达简洁为主,微博及其衍生品也是首选,不仅在网络生活追求简单,现实中也处处显现。由于在处理枯燥的工作及各种家庭、婚姻等问题上费劲心思,“从简”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残酷的岁月使其褪去往日的激情所致。到底是自己主动追求简单的生活还是生活方式“被迫简化”,“有领们”应该最有体会。
“富二代”与“星二代”
只要提及“富二代”,人们更多地联系起那些不好的印象,的确在“李刚事件”、“京城四少问题”等上面,与“穷二代”相比,同样作为“80后”的二代们,贫富之间的差别,似乎成为了道德划分的标准。虽然在许多人看来,“富二代”凭借家庭能力的优势任意妄为,其行为更像是自我炫耀与践踏其他人的尊严,比如说李启铭与郭美美。但仅仅由于“先天性有财”而完全否定“富二代”其实有失偏颇。在搜狐和《华西都市报》联合作出的一份调查中,揭示了许多白手起家的“富二代”们,如罗劼、冯洁、李宗平等一批年轻的实业家,这些人也有着与普通人一般的艰苦的创业经历,只是鲜于去发现而已。
按照财富分类,“星二代”俨然也该属于“富二代”的一族,但在社会的名气中,却比一般的“富二代”的舆论截然不同。在娱乐事业的发展中,演技、面貌、气质甚至绯闻轶事等更容易受到关注,而财富的多少反而备受“冷落”,正如去年的新四小“80后”花旦,杨幂、刘亦菲、王珞丹和刘诗诗,还没听见谁对其“钱包”发难呢!这些年轻的明星,与其说是“80后”还不如说是“80后”的偶像,虽然明星们的“成财之路”各有不同,但同时作为“80后”的一员,其名利双收的结果怪不得成为年轻人最为向往的,看起来也像是“80后”最为风光的存在方式。
尽管“80后”存在的方式各异,却无法摆脱那个共同经历过年代,而且“80后”作为新旧时代的交织的一个社会群体,其特点就是比“60后”、“70后”更有激情,比“90后”、“00后”更为务实,无论你属于哪一种“80后”的存在方式,都带有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责任编辑:NONO H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