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导航 在线音乐 免费电影 美女图片 笑话漫画 免费代理 电视影视 小说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32|回复: 0

中美80后与60后代沟的同异

[复制链接]
winnercn 发表于 2012-7-12 1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那小兵:从表面上看,60后和80后经济学者的论战只是学术见解不同,但背后的动力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成长过程和思想方式。

当今中国经济学者以60后为主,这些人过去是国家工作分配的获益者,如今更是社会资产商业化的既得利益者,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大多倾向于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垄断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具有分裂性人格;一方面他们是意识形态上的垄断权力卫道士,另一方面却是谋求钱权个人得益弄潮儿,这让他们的经济理论也成了这种心态的产物。针对所谓“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论战,80后的学者们更偏爱小康社会发展模式,而60后们则要按照西方国家收入标准衡量中国发展空间,要求国家在金融业方面完全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民营银行业务,用金融衍生产品带动中国GDP提升。在政治理论方面,60后们依然带有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色彩,喜欢套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比模式进行表述,动辄给别人扣上“某某主义”大帽子,而80后们不喜欢固定意识形态模式,而更欣赏具体的事件分析过程,从中不难看出现代西方“后意识形态”时代的影响。
美国也正经历着同样的意识形态代沟,他们的60后们也带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这和美国七十年代的“后越战时期”和八十年代“里根主义”有很深的关联。这些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看法基本上基于“东西方对立”的理念,其中白人们更参入了白人优越论的思想元素,喜欢把经济和政治运作看成一体。这些人如今正在成为美国最核心的政治主流力量,把持国会和地方议会,这与美国两党在国会中常常僵持不下的“对峙”情况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美国的80后学者们和中国80后同行们比较接近,他们倾向于改革美国福利和税务制度,推崇人人平等的小康社会模式。80后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基本上都是和网络文化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圈子是通过QQ或脸谱网形成的,他们之间从来都是平等的网络人,在网络中的民主自由氛围中抒发着快乐和郁闷,几乎根本和那些纠缠在意识形态争论的60后们毫无关系。特别是因为80后英文程度比60后们高,他们和美国同龄人群的沟通主要是围绕着具体生活进行的。最近,美国媒体登出一则关于中国四川老年人组成“GaGa”歌舞表演队的新闻,引来美国80后们的一片叫好声,其中有人说:“为何中国有这样的乐趣?因为他们没有政客竞选,我对竞选谎言厌烦透了”。无独有偶,美国媒体登最近也登出一则“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获2万人捐钱补税”的消息(后证明是假消息),美国读者普遍反应是“我盼望也有人给我捐钱缴税”,这和作者所希望煽动意识形态斗争效果南辕北辙。美国之音倒闭也正是这样的例子;80后面对意识形态斗争模式不感兴趣,越宣传越反感,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难怪美国60后们惊叹“我们失去了80后和90后”。美国如此,难道中国这些当权的60后们没有同样感受?
中国的80后和美国80后们都处在相对社会弱势中,但形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不同。美国80后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难找工作和难以保持工作,美国的蓝领工作大部分流入了亚洲和南美,而目前白领工作因为中国和印度白领人力替代资源的廉价和丰富也正离开美国。“宅男宅女”在美日等国十分盛行,美国地方政府大做广告希望这个人群多些活动,这样可以减少肥胖症和自闭症人数。中国的80后在工作机会方面比较占优势,尤其蓝领方面工作更为突出,但他们面临这太高的房价和子女教育费用,这让他们时刻感到对未来的失落和模糊。许多80后们感到和60后们有一种天然的对抗性。
从表面上看,60后和80后经济学者的论战只是学术见解不同,但背后的动力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成长过程和思想方式,也代表着人类思想正从意识形态模式走向真正的平等模式。
责任编辑:Emily Ch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